“袨服華妝著處逢,六街燈火鬧兒童。”
春節(jié),是鐫刻在國人靈魂深處的盛大節(jié)日,承載著厚重的情感與美好的祈愿。而在這濃濃的年味里,燈火恰似一條無形的絲線,串起了家的溫暖、團(tuán)圓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,編織出一段段動人的情長。
除夕的傍晚,夕陽的余暉還未散盡,母親便在廚房奏響了忙碌的序曲。廚房里煙火升騰,母親的身影在昏黃的燈光下忙碌穿梭。她將精心調(diào)制的餡料包進(jìn)薄如蟬翼的餃子皮里,指尖輕捻,一個個飽滿圓潤的餃子便在案板上整整齊齊地排列開來,好似在等待一場盛大的儀式。此時,父親在客廳里擺好了燭臺,兩支紅燭靜靜佇立,宛如兩位身著紅裝的佳人,散發(fā)著典雅與莊重的氣息。
當(dāng)夜幕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,悄然籠罩大地,父親用火柴輕輕劃過,瞬間,一簇火苗在黑暗中跳躍而出,點亮了紅燭。燭光搖曳,柔和的光芒彌漫開來,將整個客廳染成了溫暖的橙紅色。那跳動的燭火,仿佛是冬日里的暖陽,驅(qū)散了寒意,也照亮了家人的臉龐。
圍坐在擺滿豐盛菜肴的餐桌前,燭光映照著每個人的笑容。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桌,母親將第一碗遞給了祖母,祖母那布滿皺紋的手接過碗,眼中滿是欣慰與幸福。大家相互夾菜、敬酒,歡聲笑語在燭光中回蕩。“來,嘗嘗我做的紅燒肉。”父親一邊說著,一邊將一塊色澤紅亮的肉夾到我的碗里。我咬上一口,香甜軟糯的滋味在舌尖散開,心中滿是滿足。
飯后,一家人圍坐在燭火旁,開始了每年除夕必不可少的活動——守歲。祖父緩緩打開一本舊相冊,泛黃的照片在燭光下散發(fā)著歲月的味道。“看這張,是你爸小時候過年,穿著新衣服高興得不得了。”祖父指著一張照片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父親看著照片,眼中也滿是回憶:“那時候條件雖然艱苦,但過年的年味可一點都不少。”
燭光微微閃爍,祖母拿起針線,開始為我縫制新年的香囊。她的眼神專注而慈祥,手中的針線在布料間來回穿梭,不一會兒,一個精致的香囊便初具雛形。“戴上這個香囊,新的一年平平安安。”祖母將香囊遞給我,溫柔地說道。我接過香囊,一股淡淡的草藥香縈繞在鼻尖,那是祖母對我的深深祝福。
窗外,鞭炮聲此起彼伏,煙花在夜空中綻放出絢麗的色彩。屋內(nèi),燭光依舊溫暖如初。在這燭光中,我感受到了親情的深厚與溫暖,體會到了年味的濃郁與醇厚。這不僅僅是一頓年夜飯,一場守歲,更是一家人情感的交融,是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傳承與堅守。
燭光中的年味,如一首悠揚的老歌,在歲月的長河中緩緩流淌,溫暖著我的心靈;似一幅絢麗的畫卷,描繪著家的溫馨與團(tuán)圓;像一杯香醇的美酒,越品越有滋味,讓人沉醉其中,難以忘懷。(編輯/卿智輝)
